基础研究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快科技1月11日消息,极低温制冷是我国科研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日前,《自然》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培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金文涛等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研究团队近期实现了无液氦情况下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的重要突破,为破解我国氦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超固态是一种在接近绝对零度(0开,零下273.15摄氏度)时出现的量子物态。

据媒体报道,在该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种钴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发现了名为“自旋超固态”的新奇物质状态,得到了其存在的实验证据。

随后科研人员利用该材料,通过绝热去磁过程获得了94毫开,实现了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并命名该效应为“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

据介绍,科研团队未来工作目标是继续突破极低温的极限,并在未来建成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机。

极低温制冷机可为如超导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运行环境,并且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深空探测等前沿技术领域广泛应用。

基础研究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拾柒



来源:春哥技术博客,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加春哥团队客服微信号:taike668)

本文地址:https://www.cgtblog.com/yj/8640.html
上一篇:亚洲首套!我国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成      下一篇:放言开车不用脚 零跑NAC模式遭吐槽:就